创 造 价 值传 递 快 乐

“会展策划、校内实训、数字化行业趋势”——第六期全国会展专业师资双实务培训班持续进行中!

文章来源:会展与传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192

2022年7月24日,第六期全国会展业师资“课程教学+项目管理”双实务培训班持续进行,今天是由三位重磅演讲嘉宾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内容分享,在整体学习过程中,参与成员积极入会,认真聆听,及时交流感悟与疑问,现在将为大家带来今天的课程重点回顾。




上午9:30分,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文化与经济研究院戴俊骋教授进行“文体活动与会展策划”的主题演讲。戴教授用实际案例贯穿本次演讲内容,通过理论+多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向大家解答会展与节事活动如何强化地方认同感以及如何精准地遴选活动主题这两大核心问题。


首先,戴教授以北京国安足球的案例分析,解释在地方空间认同感生成过程中,活动作为载体,刺激受众的直观感受,引导观众消费、感受区隔和狂欢盛况后升华为空间认同,这个过程螺旋式上升,由表及里,不断强化。接着,戴教授从运用大数据和缺失数据支撑的两个方向、例举三个案例来阐述如何进行地方节事活动的策划。以2019年北京世园会为例,系统介绍基于数据的会展与节事活动策划要经历数据遴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评价等前期工作,通过数据读取该活动的定位特点、目标受众等,以此进行策划。而对于缺失数据支撑的活动,需要更加关注地方本身,戴教授提出区位导出法在此类活动策划中的重要作用,从区位、尺度、事件等关键节点作为衡量标准,为节日遴选主题,并且详细例举敕勒川、樟树和什邡三个地区通过区位导出法挖掘地方特色,成功产出独特活动的案例。最后,戴教授就自身深耕文体活动研究和实践的经历,表示在策划活动中要坚持“做里子,不做面子”、“做链子,不做点子”的初心,活动项目要坚持以“做旗子,不做幌子”、“做筛子,不做筐子”的标准,认真打造精致独到的活动。


戴教授的精彩分享令许多老师产生共鸣,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展专业主任连建功老师表示,戴教授分享的案例丰富,十分经典且有借鉴意义,并且,连老师就分享内容提出如何平衡事活动的地方认同和国际化以及在活动策划中,应该如何平衡居民和旅游者的需求这两个问题。戴老师回应,在全球化浪潮下,需要做好积极的在地化过程,关注的地方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核;关于居民和游客的需求满足问题,实际上,需要将两者视为同需求者,消除两类人群间的区隔,更有利于活动营销的效果呈现。此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王春雷院长表示戴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的思考,又有实践的探索,受益匪浅,的确需要从区位、文脉、尺度和事件等方面综合考虑节事活动策划;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会展专业负责人王晶老师同样表示收获满满,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理论,感触最深的是戴老师所表达的要抓住地方文化的核心,坚持本土文化根基,在此基础上进行延展和发散,是能产出独具魅力的活动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唐秀丽老师认为在会展与节事活动内容与形式日趋丰富的实践背景下,戴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围绕节事活动如何成为塑造与传播城市、区域形象的重要手段、如何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带动效应等方面展开了对节事活动策划的探讨对自身有很多启发。最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于艳老师基于自身教学和生活感触,戴教授交流有关海南婚庆节如何优化、提升吸引力的相关问题。戴教授回应,这个节庆的打造在一定程度上被既有的旅游景点所遮蔽,需要理解和分析好受众的核心诉求,重构和升级活动主题和特色来消除遮蔽效应。






下午13:30分,准时迎来两位来自行业演讲嘉宾,他们从行业从业人员视角为参会人员带来实践层面应用和发展前沿的内容分享。


北京第四空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活动实验室公益项目负责人李寅先生带来“校内实践课堂设计、活动实验室校企合作机制”的专题演讲,李寅先生从新冠疫情下实践教学出现的企业讲师授课少、岗位实践效果差和真实项目实践难这些现实痛点出发,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诉求满足为起点,关注学生实际技能、思维方式以及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核心需求,打造全新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以“企业流程·教学融入”相结合输出实践教学任务和资源,组建服务于院校项目的专业群团队并且持续性创造和引进实践项目,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效率。然后,李寅先生具体介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项目实践经历的三类产品活动:实践周课堂、活动实验室以及项目引领。实践周课堂是聚焦于岗位技能提升的实践课堂,以一周为期限,教学老师分组教学、设置对标任务,关注沟通、技术、创新和制作能力四方面的提升,设置多维度、精细化评分系统,以综合测评学生的一周学习的成果和认知感悟。活动实验室是会E人联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EL活动实验室”共同发起的一个面向全国会展及相关专业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以小微任务实践、全国联动比赛和真实项目实操为主体,创意开发《Ten In Ten Talk》主题属于青年人的演讲活动,用有效的方式培养有竞争力的会展新人。项目引领教学是结合活动实验室全年线下落地项目,引入院校,利用真实项目提升实践教学效率。最后,李寅先生提到,“妙行”是一个为实践教学量身定制的管理沟通系统,也是以上提到的活动项目能良好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帮手。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数字会展工作委员会主任、31会议联合创始人&CEO万涛先生为大家带来“会展数字化实践场景与应用”的主题演讲,万涛先生总体概括31会议有关能够一站式解决办会办展的数字化问题的产品与服务,并且表示31会议为公众免费提供DIY自助使用的全年虚实活动运营系统——31轻会,让参会人员对31会议有整体认知,以此引入今天的内容分享。首先,万涛先生阐述会展数字化的进程,目前行业主要聚焦于营销数字化、销售数字化、观众和展商服务数字化实践方面,产业角度上数字化的目的是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主办组织可以通过数字化以提升办展效率、参展者获得更好的参展体验,而受新冠疫情影响,不仅加速融合会展新范式的形成,也对当前会展人的数字化知识、技能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其次,万涛先生主要展示两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办展和办会。线上展提供了高质量商务撮合平台,帮助参展商和观众有效获取商机、达成合作;线上会议则考验多形式连接,将“面对面”的线下会议体验叠加到“屏对屏”上,让更多的活动参与者可以在线参与和互动。万涛先生着重强调一个观点,即:融合会展是实体会展+虚拟会展的融合,是两者互补,相辅相成的,对主办方而言将获得更多参展者、降低活动成本、拥有更丰富的展示场景,对于展商方是带来更多价值和选择。最后,万涛先生结合当下元宇宙热点,提出一些元宇宙会展的创新思考,表示目前元宇宙会展领域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元宇宙+泛会展活动,二是融合数字会展活动+元宇宙元素。不管是哪一类,未来的会展方向仍然是需要能够拥抱变化和抢占先机的,要把握新科技带来的独特体验与活动的结合。








至此,第六期全国会展专业师资“课程教学+项目管理”双实务培训班已经顺利过半,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Baidu
map